拔牙后发烧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退烧、伤口护理、饮食调整、预防感染等方式治疗。拔牙后发烧通常由创伤性炎症反应、细菌感染、免疫力下降、术后应激反应、伤口护理不当等原因引起。
使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域,促进散热。冰袋冷敷额头或颈部,每次不超过20分钟。保持环境温度在24-26℃,穿着透气棉质衣物。避免酒精擦浴刺激皮肤。
体温超过38.5℃可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或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药物需间隔4-6小时重复使用,24小时内不超过4次。避免与抗凝药物同时使用。儿童禁用阿司匹林。
术后24小时内避免漱口或触碰创面。48小时后可用生理盐水轻柔漱口。血凝块脱落需及时就医。使用医用冰袋间断冷敷术区面部,每次15分钟。睡觉时垫高枕头减少局部充血。
选择常温流食如牛奶、米汤、果蔬汁。避免辛辣、过热或坚硬食物刺激伤口。每日饮水1500-2000ml促进代谢。适量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猕猴桃、橙子等水果。
遵医嘱服用阿莫西林、甲硝唑或头孢类抗生素。保持口腔清洁,使用氯己定含漱液每日2-3次。避免吸烟饮酒影响愈合。出现持续高热、脓性分泌物需及时复诊。
术后恢复期建议选择鸡蛋羹、山药粥等易消化食物,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创口出血。每日监测体温变化,保证7-8小时睡眠增强免疫力。术后3天仍有低热需排查干槽症或骨髓炎可能,及时进行血常规检查。恢复期间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避免游泳、健身等可能造成伤口撕裂的运动。保持心情愉悦有助于减轻应激反应,促进创面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