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常见症状包括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放射性疼痛、活动后加重、伴随出汗或呼吸困难、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缓解。
典型表现为胸骨中下段后方压榨样或紧缩感疼痛,常被描述为"重物压迫感",持续2-15分钟。疼痛具有明确诱因如体力活动、情绪激动,寒冷刺激或饱餐后易发作。约60%患者疼痛向左侧肩部、下颌或上臂内侧放射,少数出现右侧放射痛。
发作时多伴有自主神经兴奋症状,包括冷汗、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等。近30%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或窒息感,与心肌缺血导致左心室舒张功能下降有关。部分老年或糖尿病患者可能仅表现为乏力、头晕等非典型症状。
冠状动脉血流受限时,任何增加心肌耗氧的情况都可能诱发症状。常见诱因包含爬楼梯、提重物等体力负荷,情绪紧张、焦虑等心理应激,以及暴露于寒冷环境。晨起6-12小时为发作高峰时段,与昼夜节律相关的血压波动有关。
停止活动后3-5分钟内逐渐缓解是重要特征。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3分钟见效,若超过10分钟未缓解需警惕心肌梗死。采取坐位或站立位比卧位更利于症状改善,因回心血量减少可降低心脏负荷。
静息状态下发作,与冠状动脉痉挛相关,多见于夜间或凌晨。疼痛程度较剧烈,持续时间可达30分钟,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而非压低。可能与吸烟、镁缺乏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钙通道阻滞剂治疗效果显著。
日常需控制血压血糖,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限制钠盐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避免突然剧烈活动。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剂,定期复查血脂、心电图。出现疼痛持续时间延长或频率增加时需及时冠状动脉造影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