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可通过保持皮肤清洁、补充水分、缓解症状、隔离防护、预防并发症等方式治疗。手足口病通常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常见柯萨奇病毒A16型、肠道病毒71型等病原体导致。
1、清洁护理: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疱疹未破裂时可用温水轻柔擦洗,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口腔疱疹可用生理盐水漱口,进食后及时清洁口腔。臀部皮疹需及时更换尿布,防止继发感染。
2、液体补充:发热及口腔溃疡易导致脱水,需少量多次补充温水、口服补液盐。选择常温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避免酸性或坚硬食物刺激溃疡。母乳喂养婴儿可增加哺乳频率。
3、对症处理:体温超过38.5℃可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热。咽痛明显时使用开喉剑喷雾剂缓解症状。瘙痒皮疹可外涂炉甘石洗剂,切勿抓破疱疹以防感染。
4、隔离防护:患儿应居家隔离至症状消失后1周,避免接触其他儿童。家庭成员需分开使用餐具,接触分泌物后立即洗手。玩具、衣物需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清洗。
5、并发症监测:密切观察是否出现持续高热、肢体抖动、呼吸急促等表现,警惕脑炎、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EV71感染患儿需特别注意神经系统症状,必要时住院治疗。
患儿饮食宜选择绿豆粥、南瓜羹等清淡软食,避免辛辣刺激。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但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日常注意培养洗手习惯,托幼机构发生疫情时需每日消毒玩具、门把手等高频接触物品。疫苗接种是预防重症手足口病的有效手段,建议6月龄至5岁儿童接种EV71灭活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