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化疗可通过卡培他滨、奥沙利铂、伊立替康等药物联合治疗,晚期患者可考虑靶向药物贝伐珠单抗或西妥昔单抗。化疗方案需根据肿瘤分期、基因检测结果个体化制定。
1、氟尿嘧啶类:
卡培他滨作为口服化疗药,通过抑制胸苷酸合成酶干扰DNA复制。常见手足综合征需加强皮肤保湿,联合亚叶酸钙可增强疗效。治疗期间需监测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
2、铂类药物:
奥沙利铂通过形成DNA加合物阻断肿瘤增殖,典型神经毒性表现为冷敏感肢体麻木。用药前需预防止吐,避免接触金属物品。与5-FU联用构成FOLFOX标准方案。
3、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伊立替康抑制拓扑异构酶Ⅰ导致DNA断裂,易引发迟发性腹泻需备洛哌丁胺。CPT-11代谢产物SN-38经UGT1A1酶分解,基因检测可预判毒性风险。
4、血管靶向治疗:
贝伐珠单抗阻断VEGF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可能诱发高血压和蛋白尿。需联合化疗使用,用药前评估血栓风险。肠穿孔患者禁用该生物制剂。
5、EGFR抑制剂:
西妥昔单抗针对RAS野生型患者,痤疮样皮疹需早期干预。KRAS突变检测为用药前提,输注反应常见于首次给药。与放疗联用可能增强黏膜炎。
化疗期间建议高蛋白饮食如鱼肉蛋奶,配合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适度有氧运动改善治疗耐受性,血小板低下时避免剧烈活动。定期监测CEA及影像学评估疗效,心理支持有助于缓解治疗焦虑。出现持续发热或严重黏膜炎需及时就医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