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腹症可能由急性阑尾炎、肠梗阻、胆囊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异位妊娠破裂等原因引起,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药物或手术治疗。
1、急性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多因阑尾管腔阻塞或细菌感染导致,典型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麦氏点压痛及反跳痛。早期可通过禁食、静脉补液保守处理,若进展为化脓或穿孔需行阑尾切除术。
2、肠梗阻:
肠梗阻常由肠粘连、肿瘤或粪石阻塞引发,症状包括阵发性绞痛、呕吐及肛门停止排气排便。不完全梗阻可尝试胃肠减压、灌肠通便,完全梗阻需手术解除梗阻因素。
3、胆囊炎:
胆囊炎多与胆结石嵌顿相关,表现为右上腹剧痛向右肩放射、墨菲征阳性。轻症可用头孢曲松联合甲硝唑抗感染,反复发作或胆囊坏疽者需行胆囊切除术。
4、溃疡穿孔: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由溃疡穿透浆膜层引起,突发上腹刀割样疼痛伴板状腹。紧急处理包括禁食、胃肠减压,确诊后需急诊穿孔修补术或胃大部切除术。
5、异位妊娠破裂:
输卵管妊娠破裂导致腹腔内出血,表现为停经后突发下腹撕裂痛、休克体征。需立即输血补液抗休克,并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或保守性手术。
急腹症患者应严格禁食禁水直至明确诊断,采取半卧位减轻腹痛,监测生命体征变化。饮食恢复需从流质逐步过渡,避免油腻及刺激性食物。术后早期可进行床上踝泵运动预防血栓,病情稳定后逐步增加活动量。所有急腹症均需急诊就医,延误治疗可能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