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菌群失调指阴道内正常微生物群落平衡被破坏,可能由频繁冲洗、抗生素滥用、激素变化、免疫力下降、性传播感染等因素引起。
1、频繁冲洗:
阴道具有自洁功能,过度使用洗液或冲洗会破坏酸性环境,导致乳酸杆菌减少。避免使用碱性清洁产品,选择温水清洗外阴即可恢复菌群平衡。
2、抗生素滥用:
广谱抗生素可能无差别杀灭有益菌,引发念珠菌等致病菌过度繁殖。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必要时配合口服益生菌或阴道用乳杆菌制剂。
3、激素变化:
妊娠期、更年期雌激素水平波动会影响糖原分泌,改变阴道pH值。可通过补充大豆异黄酮或局部使用雌激素软膏调节,但需经专业评估。
4、免疫力下降:
糖尿病、HIV感染等疾病会削弱局部免疫防御。控制基础疾病是关键,同时需监测白带性状变化,可能出现黄色分泌物伴瘙痒等症状。
5、性传播感染:
淋球菌、衣原体等病原体直接破坏微生态,常伴有异味分泌物和性交痛。需进行病原体检测,采用阿奇霉素、多西环素等针对性治疗。
日常可摄入无糖酸奶、泡菜等发酵食品补充益生菌;穿着棉质透气内裤减少潮湿环境;避免长期使用护垫。若出现持续外阴灼痛、豆渣样白带或灰白色分泌物,需进行阴道微生态检测和药敏试验,必要时采用甲硝唑栓、克霉唑阴道片等局部用药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恢复菌群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