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南 > 资讯详情

什么情况下一定要拍口腔全景片

发布时间:2025-04-08 12:26 相关企业:复禾医药

口腔全景片拍摄的必要情况包括牙列不齐矫正前评估、智齿阻生诊断、颌骨肿瘤筛查、种植牙术前规划、牙周病骨吸收程度判断等五种典型场景。

1、正畸评估:

牙列不齐患者矫正前需通过全景片观察全口牙根走向、牙槽骨高度及埋伏牙位置。全景片能清晰显示第三磨牙与下颌神经管关系,避免矫正过程中发生牙根吸收风险。对于存在多生牙或乳牙滞留的病例,全景片可辅助制定拔牙方案。

2、智齿诊断:

阻生智齿伴有反复冠周炎或邻牙龋坏时需拍摄全景片。影像可明确智齿倾斜角度、牙根分叉形态及与邻牙接触关系。水平阻生智齿可能压迫第二磨牙牙根导致牙槽骨吸收,近中阻生易形成食物嵌塞区。

3、肿瘤筛查:

颌骨膨隆伴麻木感患者需排除颌骨囊肿或肿瘤。全景片能显示颌骨内病损范围,成釉细胞瘤典型表现为多房性透射影伴牙根吸收,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可见磨玻璃样改变。对于可疑恶性病变需结合CT进一步检查。

4、种植规划:

缺牙区骨高度不足5mm时需全景片测量剩余牙槽嵴高度。下颌后牙区种植需评估下颌管位置,上颌窦底提升术前需确认窦腔形态。多颗牙缺失病例可通过全景片计算理想植入角度。

5、牙周评估:

中重度牙周炎患者每年需拍摄全景片监测骨吸收进展。影像可显示垂直型骨缺损、根分叉病变及根尖周阴影。伴有牙齿松动移位时,全景片能辅助判断预后及拔牙指征。

日常口腔保健中建议每3-5年拍摄基线全景片,糖尿病患者需缩短至每年1次。检查前去除金属饰品避免伪影,妊娠期妇女非必要不拍摄。保持良好口腔卫生习惯,定期洁牙可减少牙周病导致的骨吸收。均衡摄入钙磷维生素D,适度咀嚼硬质食物促进颌骨健康。

上一篇:陈夏六君子丸如何吃 下一篇:内痔和外痔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