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光眼可通过药物控制、激光治疗、滤过手术、引流阀植入、睫状体冷冻等方式治疗。儿童青光眼通常由先天性房角发育异常、遗传因素、眼部外伤、葡萄膜炎、皮质激素使用等原因引起。
降眼压药物是儿童青光眼的基础治疗手段,常用药物包括前列腺素类滴眼液拉坦前列素、β受体阻滞剂噻吗洛尔、碳酸酐酶抑制剂布林佐胺。药物需根据眼压波动规律调整使用频率,需定期监测角膜厚度及视神经变化。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适用于房角开放型青光眼,能改善房水引流功能。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可解除瞳孔阻滞,适用于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激光治疗创伤小但可能需重复操作。
小梁切除术是标准术式,通过建立新的房水外流通道降低眼压。术中应用抗代谢药物如丝裂霉素可提高手术成功率,术后需密切观察滤过泡形态,警惕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
Ahmed青光眼引流阀适用于难治性青光眼,通过硅胶管将房水引流至赤道部结膜下。Molteno植入装置需分阶段手术,适合角膜混浊无法观察前房的患者。植入物可能发生移位或暴露。
经巩膜睫状体冷冻术通过破坏睫状突减少房水生成,适用于多次手术失败或视力已丧失的疼痛眼。治疗需分次进行,可能引发眼球萎缩或交感性眼炎等严重并发症。
患儿需终身随访眼压及视野,每日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等食物,避免剧烈运动碰撞眼球。早产儿应定期筛查视网膜病变,先天性青光眼患儿需基因检测明确突变位点。家长需学会正确滴眼药手法,术后三个月内避免游泳以防感染。视力康复训练包括遮盖疗法、弱视治疗仪等干预措施,学龄儿童需配备防蓝光眼镜减少视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