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南 > 资讯详情

新生儿败血症有可能产生后遗症吗

发布时间:2025-04-26 14:01 相关企业:复禾医药

药物性肝炎治疗难度与个体差异及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可通过停药观察、保肝治疗、人工肝支持、肝移植等方式干预。药物性肝炎通常由抗生素、抗结核药、中草药、解热镇痛药、抗肿瘤药等药物引起。

立即停用可疑肝毒性药物是核心措施。约60%轻症患者在停药后肝功能可自行恢复,需监测ALT、AST等指标变化。常见致肝损药物包括利福平、异烟肼、对乙酰氨基酚等。

轻中度患者可选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还原型谷胱甘肽、甘草酸制剂等护肝药物。这些药物通过稳定肝细胞膜、清除自由基等机制促进修复,治疗周期通常需4-12周。

暴发性肝衰竭时需采用血浆置换、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等人工肝技术。该措施可暂时替代肝脏功能,为肝细胞再生或肝移植争取时间,但存在感染、出血等风险。

符合King's College或Clichy标准的重症患者需考虑肝移植。手术方式包括活体肝移植、劈离式肝移植等,术后需长期服用他克莫司等免疫抑制剂。

具有肝毒性药物使用史者应定期监测肝功能。抗结核治疗时可联用护肝药,中草药需避免何首乌、土三七等已知肝损品种。老年人及慢性肝病患者用药需个体化调整剂量。

药物性肝炎患者需严格戒酒,每日蛋白质摄入控制在1.2-1.5g/kg体重,优先选择鱼类、豆制品等优质蛋白。适度进行八段锦、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劳累加重肝脏负担。建立用药记录本详细记录所有药物使用情况,就诊时主动向医生说明既往药物过敏史。肝功能异常期间避免服用含对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药,疫苗接种需咨询专科

上一篇:奥硝唑片是抗生素吗 下一篇:为什么身上有一块一块的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