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发炎可通过阿莫西林、头孢克肟、布洛芬等药物治疗,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用嗓过度、过敏反应、胃酸反流等原因引起。
病毒性咽喉炎占70%以上,常见鼻病毒、腺病毒等病原体。表现为咽部充血、干痒,多伴随流涕或低热。建议多饮温水,使用淡盐水漱口缓解症状,一般5-7天自愈。
链球菌性咽炎需抗生素治疗,可能与扁桃体化脓、颈部淋巴结肿痛有关。阿莫西林为首选药物,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头孢克肟或阿奇霉素,疗程需完成7-10天。
声带劳损引发的炎症常见于教师、歌手等职业人群。表现为声音嘶哑伴灼痛感,需禁声休息2-3天,配合蒸汽吸入加入薄荷或桉树精油促进黏膜修复。
花粉、尘螨等过敏原会导致咽喉黏膜水肿,常伴眼痒或皮疹。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可缓解症状,严重者需使用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同时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
反流性咽喉炎夜间症状明显,与烧心、口苦等症状相关。奥美拉唑可抑制胃酸分泌,联合铝碳酸镁保护黏膜。睡前3小时禁食,抬高床头15厘米有助改善。
日常可饮用蜂蜜柠檬水或菊花茶滋润咽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发声训练时注意气息控制,过敏体质者需定期清洗空调滤网。若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或血性分泌物,需立即耳鼻喉科就诊排除会厌炎等急症。长期反复发作者建议进行喉镜和过敏原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