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精子症能否自愈取决于病因,部分生理性因素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改善,病理性因素需医疗干预。少精子症可能与激素失衡、精索静脉曲张、感染、环境毒素暴露、遗传缺陷等因素有关。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异常会导致睾酮水平下降。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适量食用牡蛎、坚果等富锌食物,避免过度健身使用类固醇。
精索静脉曲张可能使阴囊温度升高0.5-1℃。选择透气内裤,避免久坐超过2小时,每日进行15分钟阴囊冷敷。
支原体或衣原体感染可引发附睾炎。完成医生开具的抗生素疗程如左氧氟沙星、多西环素,治疗期间避免辛辣刺激饮食。
双酚A等环境雌激素会干扰生精过程。更换塑料制品为玻璃材质,接触农药时穿戴防护装备,每年进行1次精液质量检测。
Y染色体微缺失患者精子浓度常低于500万/ml。进行AZF基因检测,考虑睾丸穿刺取精联合辅助生殖技术。
每周摄入深海鱼3次补充ω-3脂肪酸,进行快走或游泳等有氧运动维持BMI在18.5-24之间。备孕前3个月需避免泡温泉或蒸桑拿,连续2次精液分析间隔应大于7天。当精子密度持续低于1500万/ml时建议生殖医学中心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