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雄性激素过多可能由多囊卵巢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增生、卵巢肿瘤、药物副作用、胰岛素抵抗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
1、多毛症:
雄性激素过多会刺激毛囊,导致面部、胸部、背部等部位出现异常毛发增长。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伴随此症状,可能与胰岛素抵抗有关。日常可通过激光脱毛暂时改善,药物选择螺内酯、炔雌醇环丙孕酮等调节激素水平。
2、痤疮加重:
高雄激素水平促进皮脂腺分泌,引发顽固性痤疮,常见于下颌和背部。伴随毛孔粗大、油脂分泌旺盛,与肾上腺皮质功能异常相关。局部使用维A酸乳膏,口服避孕药如屈螺酮炔雌醇片可抑制皮脂腺活性。
3、月经紊乱:
卵巢功能失调导致无排卵性月经,表现为周期延长或闭经。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能出现卵巢体积增大,B超显示卵泡呈串珠样排列。短期可用黄体酮胶囊调节周期,长期需二甲双胍改善胰岛素抵抗。
4、脱发:
额顶部头发稀疏呈男性型脱发,与毛囊对双氢睾酮敏感有关。伴随头皮油脂分泌增多,需排除卵巢肿瘤可能。米诺地尔酊外用刺激毛囊生长,非那雄胺片可阻断雄激素转化。
5、声音低沉:
声带组织受雄激素影响增厚,导致音调降低。肾上腺皮质增生患者可能出现此症状,伴随阴蒂肥大等体征。需检测血清睾酮水平,必要时行肾上腺切除术或卵巢肿瘤剔除术。
日常建议采取低升糖指数饮食,如燕麦、藜麦等粗粮替代精制碳水,每周进行150分钟有氧运动配合抗阻训练。橄榄油、深海鱼类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可调节激素代谢,瑜伽等减压运动有助于改善内分泌紊乱。若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男性化体征,需及时排查卵巢或肾上腺占位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