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喝多了胃不舒服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服用胃黏膜保护剂、使用促胃肠动力药、抑制胃酸分泌等方式治疗。过量饮酒可能由酒精直接刺激、胃酸分泌过多、胃黏膜损伤、胃肠动力紊乱、胃炎发作等因素引起。
1、调整饮食:酒精刺激胃黏膜导致充血水肿,需暂停饮酒并选择清淡流质食物。米汤、藕粉、山药粥等温和食物可减少胃部负担,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加重不适。少量多餐有助于胃黏膜修复。
2、补充水分:酒精利尿作用易引发脱水,加重胃部灼烧感。每小时饮用200ml温水或淡盐水,可稀释胃内酒精浓度。适当补充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纠正水电解质失衡。
3、胃黏膜保护:铝碳酸镁、硫糖铝、胶体果胶铋等药物能在胃黏膜形成保护层。这些药物可中和胃酸,吸附胆汁酸,促进前列腺素合成,加速受损黏膜修复。服药后需保持直立姿势半小时。
4、促胃肠动力: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药物增强胃蠕动功能。酒精抑制胃肠平滑肌收缩易引发胀满,此类药物通过阻断多巴胺受体或激活5-HT4受体,缓解恶心呕吐症状。避免与抗酸剂同时服用。
5、抑制胃酸分泌: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奥美拉唑等药物减少胃酸产生。酒精刺激壁细胞导致胃酸过多,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可降低胃内pH值,减轻烧心疼痛。症状持续超过24小时需就医排查胃出血。
胃部不适期间应选择低脂高蛋白饮食如蒸蛋羹、鱼肉泥,避免咖啡因和碳酸饮料刺激。轻度活动如散步促进胃肠蠕动,但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脱水。若出现呕血、黑便或持续剧痛,需立即进行胃镜检查排除急性胃黏膜病变。长期饮酒者建议完善肝功能及胃蛋白酶原检测,评估酒精性胃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