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肠炎主要表现为右下腹疼痛、恶心呕吐、发热、食欲减退、腹泻或便秘等症状。疼痛初期可能出现在脐周或上腹部,随后转移至右下腹并固定。
1、腹痛特点:疼痛多始于脐周或上腹部,呈阵发性钝痛,6-8小时后转移至右下腹麦氏点并转为持续性疼痛。咳嗽或按压时疼痛加剧,可能伴随局部腹肌紧张。
2、消化系统症状:约80%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多数患者早期出现食欲不振,部分伴随腹泻或便秘等排便习惯改变,肠鸣音可能减弱或消失。
3、全身反应:体温通常升高至37.5-39℃,呈现弛张热型。炎症加重时可出现寒战、出汗、心率增快等全身中毒症状,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
4、特殊体征:可能出现反跳痛、罗氏征阳性等典型体征。患者常采取右侧屈曲卧位以减轻疼痛,行走时身体前倾保护腹部。
5、并发症表现:若发生穿孔可出现全腹剧痛、板状腹;形成脓肿时可在右下腹触及包块;弥漫性腹膜炎时出现休克、意识障碍等危象。
日常应注意保持清淡饮食,选择米粥、面条等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及高纤维食物。急性期需禁食并卧床休息,恢复期可逐步增加活动量。出现持续高热、剧烈腹痛或意识改变时需立即就医,延误治疗可能导致穿孔、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术后患者需保持伤口清洁,遵医嘱进行渐进式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