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检查是一种通过光学仪器观察子宫腔及输卵管开口的微创检查技术,适用于异常子宫出血、不孕症、宫腔粘连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检查需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术前需禁食6小时并排空膀胱。
1、检查原理:宫腔镜由光源系统、成像系统和操作通道组成,通过阴道置入宫腔后注入膨宫介质如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液,将子宫壁撑开形成清晰视野。冷光源照明配合高分辨率摄像头可放大宫腔结构4-10倍,准确识别1mm以上的病变。
2、适应病症:主要针对异常子宫出血的病因鉴别,能明确诊断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增生等疾病。对于反复流产患者可评估宫腔形态异常,如子宫纵隔或宫腔粘连。检查同时可进行输卵管通液试验评估生育功能。
3、操作流程:术前需完成血常规、凝血功能及传染病筛查。截石位消毒后置入窥阴器,宫颈钳固定后逐号扩张宫颈至6-8mm。镜体沿宫颈管缓慢推进,按系统顺序观察宫底、双侧角部及输卵管开口,全程约10-15分钟。
4、治疗应用:在诊断同时可实施镜下手术,如息肉电切、黏膜下肌瘤剔除、宫腔粘连分离等。特殊器械如双极电切环能精准切除病变,术中出血量通常少于20ml。术后放置球囊支架可预防宫腔再粘连。
5、术后护理:检查后2周内禁止盆浴和性生活,观察阴道流血情况。轻微腹痛可热敷缓解,若出现发热或大量出血需及时复诊。术后1个月复查超声评估内膜修复,计划妊娠者需避孕3个月。
检查后建议摄入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豆制品促进内膜修复,每日步行30分钟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保持会阴清洁,选择纯棉透气内裤。术后3个月经周期后可通过三维超声评估宫腔环境,备孕人群建议同步监测排卵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