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丙转氨酶偏高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限制酒精摄入、适度运动、药物干预、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谷丙转氨酶升高通常由脂肪肝、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酒精性肝病、胆道疾病等原因引起。
1、饮食调整:减少高脂高糖食物摄入,增加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每日摄入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搭配燕麦、西兰花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助于减轻肝脏代谢负担。避免油炸食品和含反式脂肪酸的加工食品。
2、戒酒限酒:酒精代谢产物乙醛直接损伤肝细胞。建议男性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需完全戒断酒精饮品,包括啤酒、白酒等含酒精饮料。
3、有氧运动: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可促进脂肪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运动时心率维持在220-年龄×60%-70%的区间为宜,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肝脏负担。
4、药物干预:病毒性肝炎患者需抗病毒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干扰素等。药物性肝损伤需停用可疑药物,必要时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甘草酸制剂等保肝药物。用药期间每月监测肝功能指标。
5、病因筛查:完善乙肝五项、丙肝抗体、肝脏超声等检查。脂肪肝患者需检测血糖血脂,胆道疾病患者需行MRCP检查。转氨酶持续升高超过3个月或数值高于正常值5倍时,需肝穿刺明确病理类型。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23点前入睡有利于肝脏修复。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E,适量食用核桃、杏仁等坚果类食物。转氨酶水平恢复正常后,仍需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长期监测肝脏健康状况。合并糖尿病或高脂血症患者需同步控制基础疾病,将血糖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目标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