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疼痛可通过非甾体抗炎药、局部外用药膏、肌肉松弛剂等方式缓解。该症状可能与足底筋膜炎、跟骨骨刺、运动损伤、肥胖或长期站立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晨起疼痛、局部压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1、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等药物可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作用,适用于急性疼痛期,需注意胃肠道不良反应。
2、局部外用药膏: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等可直接作用于疼痛部位。药物经皮肤吸收能减少全身副作用,配合热敷可增强渗透效果。
3、肌肉松弛剂:盐酸乙哌立松、氯唑沙宗等可缓解肌肉痉挛性疼痛。这类药物适用于伴随小腿肌肉紧张的跟痛症,可能引起嗜睡等副作用。
4、营养补充剂: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等可改善关节软骨代谢。长期服用对退行性病变引起的疼痛有一定缓解作用,需持续使用2-3个月见效。
5、中药制剂:活血止痛胶囊、骨筋丸等中成药具有舒筋活络功效。传统方剂通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发挥作用,适合慢性疼痛的辅助治疗。
足部疼痛期间建议选择低冲击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避免爬楼梯或跳跃动作。每日温水泡脚15分钟可促进血液循环,使用足弓支撑垫能减轻行走压力。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适量摄入深海鱼、乳制品等抗炎食物。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明显肿胀时需及时就医排查应力性骨折等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