痱子可通过清热解暑、祛湿止痒、中药外敷、饮食调理、穴位按摩等方式治疗。痱子通常由暑湿蕴结、汗孔闭塞、湿热内蕴、卫表不固、气血不畅等原因引起。
1、清热解暑:暑热是痱子主要诱因,可选用金银花、菊花、薄荷等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煎汤代茶饮。荷叶煮水擦洗患处能带走体表热气,鲜芦荟汁局部涂抹可缓解灼热感。避免正午外出,室内保持通风凉爽。
2、祛湿止痒:湿热交蒸易致痱疹瘙痒,可用马齿苋、地肤子、苦参各30克煎水外洗。滑石粉与冰片按10:1比例调敷患处,六一散扑撒皮肤褶皱处。忌食肥甘厚味,薏苡仁赤小豆粥有助于利湿排毒。
3、中药外敷:紫草油涂抹患处可消炎镇痛,三黄洗剂黄连、黄柏、黄芩湿敷缓解红肿。鲜蒲公英捣烂外敷或苍耳子煎汤熏洗,每日2次。皮肤破损时改用青黛散调麻油外涂,形成保护膜。
4、饮食调理:绿豆甘草汤每日饮用可解毒消暑,冬瓜皮玉米须茶促进湿热排泄。凉拌苦瓜、荷叶粥等清淡膳食有助于内在调理。忌食辛辣发物,适当补充西瓜、梨子等寒凉水果。
5、穴位按摩:按压曲池穴、合谷穴各3分钟可疏风清热,大椎穴刮痧帮助解表透邪。足三里艾灸增强脾胃运化功能,耳尖放血适用于痱毒炽盛者。配合清天河水手法推拿背部膀胱经。
治疗期间宜穿宽松棉质衣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清洗后及时擦干,避免搔抓防止继发感染。适当饮用乌梅汤、酸梅汤生津止渴,绿豆薏米汤可作为日常保健饮品。坚持八段锦"摇头摆尾去心火"招式练习,促进气血流通。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脓疱时需及时就医,防止热毒内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