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炎可通过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测、影像学检查、腹腔镜检查、病理学检查等方式确诊。该疾病可能与细菌感染、邻近器官炎症扩散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下腹疼痛、异常阴道分泌物等症状。
1、妇科检查:双合诊或三合诊可触及子宫压痛、附件区增厚或包块。急性期宫颈举痛明显,慢性期宫骶韧带可能增粗。检查前需排空膀胱,月经期避免操作。
2、实验室检测: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增高。宫颈分泌物培养可检出淋球菌、衣原体等病原体。尿妊娠试验用于排除异位妊娠。
3、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可见输卵管增粗、盆腔积液。多普勒显示附件区血流信号增强。超声能鉴别卵巢囊肿、异位妊娠等疾病。
4、腹腔镜检查:直视下观察输卵管充血、脓性渗出物等病变,同时可进行粘连松解。该检查适用于诊断困难病例,需全身麻醉。
5、病理活检:子宫内膜活检显示浆细胞浸润,输卵管黏膜可见炎性破坏。病理诊断是金标准,但属于有创检查。
慢性盆腔炎确诊后需规范治疗,急性期建议卧床休息,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可适量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西兰花等增强免疫力。每日温水坐浴15分钟缓解不适,经期勤换卫生巾。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三个月后复查超声评估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