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痔疮的症状包括无痛性便血、肛门肿物脱出、肛门瘙痒、排便困难、黏液分泌增多。
1、便血:排便时粪便摩擦痔核表面黏膜导致出血,血液呈鲜红色且不与粪便混合,多表现为便后滴血或厕纸染血。出血量较少时可通过增加膳食纤维、保持肛门清洁改善,反复出血需进行硬化剂注射或套扎治疗。
2、脱垂:痔核随病程发展逐渐增大,排便时从肛门脱出,初期可自行回纳,后期需手动推回。可能与长期腹压增高、静脉回流受阻有关,表现为肛门坠胀感。每日练习提肛运动可增强括约肌功能,严重脱垂需行痔切除术或PPH手术。
3、瘙痒:痔核分泌物刺激肛周皮肤引发瘙痒,夜间症状加重。需避免抓挠,使用温水坐浴后涂抹氧化锌软膏保护皮肤。可能与肛窦炎合并发生,伴随肛门潮湿感。
4、排便异常:痔核增大导致肛门狭窄,出现排便不尽感或粪便变细。建议养成定时排便习惯,摄入火龙果、西梅等润肠食物。长期便秘会加重痔静脉曲张,形成恶性循环。
5、黏液渗出:内痔黏膜分泌黏液污染内裤,多发于Ⅲ-Ⅳ度痔疮。保持穿棉质透气内裤,每日更换2-3次。当出现肛门灼热疼痛时,提示可能合并血栓形成或感染。
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全谷物和绿叶蔬菜摄入,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ml。避免久坐久站,每小时进行5分钟骨盆摇摆运动。便后使用智能马桶温水冲洗,夜间采用左侧卧位减轻盆腔压力。当肿物嵌顿无法回纳或出血呈喷射状时,需立即就医进行电子肛门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