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胎妊娠可能由遗传因素、辅助生殖技术、高龄妊娠、排卵异常、子宫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加强产前监测、选择性减胎术、宫颈环扎术、药物治疗、提前分娩等方式干预。
1、早产风险:双胎妊娠子宫过度扩张易诱发宫缩,约50%在妊娠35周前分娩。建议孕16周起每两周监测宫颈长度,出现宫缩时需卧床休息,必要时使用盐酸利托君抑制宫缩。早产儿需做好新生儿重症监护准备。
2、妊娠高血压:双胎孕妇血容量增加60%-80%,比单胎妊娠高2-3倍患病风险。定期监测血压和尿蛋白,限制钠盐摄入,每日补钙1200mg。出现子痫前期需住院治疗,可选用拉贝洛尔控制血压。
3、胎儿生长受限:两个胎儿竞争营养导致30%发生不均衡生长。每4周超声监测胎儿腹围和脐血流,增加优质蛋白摄入至每日100g。严重差异生长需考虑胎儿镜激光治疗胎盘血管吻合支。
4、贫血:双胎妊娠铁需求增至常规3倍,60%孕妇出现缺铁性贫血。孕早期开始补充铁剂如琥珀酸亚铁,配合维生素C促进吸收。血红蛋白低于70g/L需静脉补铁,必要时输注浓缩红细胞。
5、产后出血:双胎子宫肌纤维过度拉伸影响收缩,出血量常超500ml。产前备血400-800ml,第三产程预防性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出现宫缩乏力可采用B-Lynch缝合术止血。
双胎孕妇每日需增加300-500kcal热量,重点补充叶酸、铁剂和钙质。建议左侧卧位改善胎盘血流,孕28周后每周进行胎心监护。出现持续宫缩、头痛视物模糊或胎动异常需立即就医。产后6周进行盆底肌康复训练,哺乳期继续补充复合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