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南 > 资讯详情

溃疡性结肠炎可通过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抗生素等方式治疗。该病可能与遗传易感性、肠道菌群失调、免疫调节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等症状。

1、水杨酸类:氨基水杨酸制剂是轻中度活动期首选药物,常用柳氮磺吡啶、美沙拉嗪、奥沙拉嗪。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肠道炎症反应,需注意监测肝肾功能及血常规变化。

泼尼松

泼尼松 生产厂家:华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功能主治:主要用于过敏性与炎症性疾病。 用法用量:1.补充替代治疗法:口服,1次5-10mg,一日10-60mg,早晨起床后服用2/3,下午服用1/3。2.抗炎:口服一日5-60mg,疗程剂量根据病情不同而异。3.自身免疫性疾病:口服,每日40-60mg,病情稳定后酌减。4.过敏性疾病:每日20-40mg,症状减轻后每隔1-2日减少5mg。5.防止器官移植排异反应:一般术前1-2天开始每日口服100mg,术后一周改为每日60mg。6.治疗急性白血病、恶性肿瘤等:每日口服60-80mg症状缓解后减量。
立即购买

2、激素治疗:急性发作期可选用泼尼松、氢化可的松等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短期使用能迅速缓解腹痛和血便症状,长期应用需警惕骨质疏松和血糖升高风险,症状缓解后应逐渐减量。

3、免疫调节:硫唑嘌呤、环孢素等免疫抑制剂适用于激素无效或依赖者。通过抑制T细胞增殖调节免疫功能,用药期间需定期检测血药浓度,警惕骨髓抑制和机会性感染发生。

4、生物制剂: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等抗TNF-α制剂针对中重度患者。能精准阻断炎症通路,使用前需筛查结核等潜伏感染,治疗期间注意过敏反应和输液相关不良反应。

5、抗菌药物:甲硝唑、环丙沙星适用于合并感染者。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但需避免长期使用导致耐药性,用药期间需配合益生菌维持微生态平衡。

患者日常需采用低渣高蛋白饮食,避免奶制品及辛辣刺激食物。适量进行太极拳、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保持规律作息。病情稳定期可逐步尝试燕麦、蒸苹果等可溶性膳食纤维,急性发作时应立即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上一篇:肾动脉狭窄手术有什么风险 下一篇:为什么喝了很多水嘴唇还是很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