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老年人便秘可能由气血不足、津液亏虚、脾胃虚弱、肝郁气滞、肾阳亏虚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中药调理、饮食调节、穴位按摩、运动疗法、情志调摄等方式改善。
1、气血不足:老年人气血生化不足,肠道失于濡润导致传导无力。日常可食用红枣、山药、龙眼肉等补益气血的食物,配合八段锦等柔和运动促进气血运行。中药可选用黄芪、当归、党参等配伍的补中益气汤加减。
2、津液亏虚:年老体衰或过食辛辣耗伤阴液,肠燥便结。建议晨起空腹饮用淡盐水,多食银耳、百合、黑芝麻等滋阴润肠之品。中药常用增液汤、五仁丸等方剂,含玄参、麦冬、火麻仁等成分。
3、脾胃虚弱:消化功能减退致糟粕滞留,多见便后乏力。饮食宜少食多餐,选择小米粥、南瓜、茯苓等健脾食材。可艾灸足三里穴,中药选用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含白术、茯苓的方剂。
4、肝郁气滞:情志不畅影响气机升降,表现为腹胀欲便不得。建议进行太极拳、散步等舒缓运动,按摩太冲穴疏肝理气。中药常用柴胡疏肝散、六磨汤等含柴胡、枳实的配方。
5、肾阳亏虚:命门火衰致阴寒凝滞,多见畏寒肢冷伴便秘。日常可食用核桃、羊肉、肉桂等温补食材,配合关元穴艾灸。中药选用济川煎、右归丸等含肉苁蓉、牛膝的温肾方剂。
老年便秘患者需建立定时排便习惯,每日摄入2000ml以上温水,饮食增加燕麦、芹菜等膳食纤维。避免久坐久卧,推荐提肛运动及顺时针腹部按摩。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就医排除肠梗阻等器质性疾病,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润肠通便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