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多生牙可通过观察随访、正畸干预、手术拔除等方式处理。多生牙通常由遗传因素、乳牙滞留、牙胚发育异常等原因引起。
1、遗传因素:家族中若有多生牙病史,子女出现概率增高。这类情况需结合口腔全景片评估牙齿位置,无症状且未影响邻牙时可暂不处理,定期复查牙片监测变化。出现拥挤或错颌时需正畸科会诊。
2、乳牙滞留:乳牙未按时脱落导致恒牙异位萌出形成多生牙。需拍摄X光片确认恒牙胚状态,滞留乳牙松动度达Ⅲ度时可尝试自然脱落,否则需拔除乳牙并牵引恒牙归位。常见于上前牙区。
3、牙胚发育异常:额外牙胚分裂形成锥形或钉状多生牙。上颌前部多见,可能阻碍中切牙萌出或导致牙列间隙。CT检查明确与邻牙关系,埋伏较深且无功能者建议手术拔除,避免形成含牙囊肿。
4、病理因素:多生牙可能与锁骨颅骨发育不全综合征、Gardner综合征有关,通常表现为颅骨缺损、肠息肉等症状。需基因检测确诊,拔牙前评估全身状况,复杂病例需多学科协作。
5、功能评估:完全萌出的多生牙若与对颌牙形成咬合关系,经调磨后能参与咀嚼则保留。但多数因形态异常或位置偏移导致创伤性咬合,需优先拔除以防止颞下颌关节损伤。
日常需加强口腔卫生,使用冲牙器清洁牙齿间隙。正畸治疗期间选择软毛牙刷配合牙缝刷,避免食用黏性食物。术后24小时进食温凉流质,48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口腔检查可早期发现多生牙并发症,儿童替牙期建议每半年拍摄一次曲面断层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