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心脏病主要分为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围产期心肌病以及心律失常五大类型。
1、先天性心脏病: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可能与遗传因素、胚胎发育异常有关,通常表现为心悸、气短、发绀等症状。轻度患者可通过限制活动、吸氧等方式缓解症状,中重度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地高辛、呋塞米等药物控制心功能,严重者可能需要接受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或动脉导管结扎术。
2、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是最常见类型,与链球菌感染引发的免疫反应相关,典型症状包括劳力性呼吸困难、咯血。日常需限制钠盐摄入,急性期可使用青霉素预防感染,严重瓣膜病变需行二尖瓣置换术或球囊扩张术。
3、妊娠高血压性心脏病:由妊娠期高血压导致心脏后负荷增加引起,特征性表现为突发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治疗需严格控压,常用甲基多巴、拉贝洛尔等降压药,同时限制每日液体摄入量不超过2000ml。
4、围产期心肌病:多发生在妊娠末月至产后5个月,与病毒感染、营养不良等因素相关,超声显示左室射血分数<45%。建议绝对卧床,药物治疗包括卡维地洛、螺内酯,必要时采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支持循环。
5、心律失常:妊娠期生理变化可能诱发窦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通常与血容量增加、交感兴奋有关。多数无需特殊处理,严重室速可选用腺苷或利多卡因,避免使用胺碘酮等致畸药物。
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需每月进行胎心监护和心脏超声检查,每日监测血压和血氧饱和度。饮食采用低盐高蛋白原则,推荐清蒸鱼、鸡胸肉等优质蛋白,搭配菠菜、香蕉等富钾食物。运动以床边踝泵练习、呼吸训练为主,禁止剧烈活动。出现持续胸痛、血氧<90%需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