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疮可通过碘伏消毒、创面清创、抗生素软膏、减压护理、手术治疗等方式处理。褥疮通常由局部受压、血液循环障碍、营养不良、皮肤潮湿、感染等因素引起。
1、碘伏消毒:碘伏是褥疮表面消毒的常用选择,能有效杀灭细菌和真菌。使用时需用无菌棉签蘸取0.5%碘伏溶液,从创面中心向外螺旋式擦拭,避免重复污染。碘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常见致病菌有抑制作用,但不可与红药水同用。
2、创面处理:二度以上褥疮需专业清创去除坏死组织。生理盐水冲洗后,可选用水凝胶敷料保持创面湿润,或使用藻酸盐敷料吸收渗液。避免使用双氧水等刺激性液体,防止损伤新生肉芽组织。
3、抗感染治疗:合并感染时需外用莫匹罗星软膏、磺胺嘧啶银乳膏或夫西地酸乳膏。深部感染需口服头孢氨苄、克林霉素等抗生素,严重者需静脉给药。感染征象包括红肿热痛、脓性分泌物、异味等。
4、减压护理:每2小时变换体位是基础措施。使用气垫床、泡沫敷料分散压力,骨突部位垫软枕。瘫痪患者需采用30度侧卧位,避免骶尾部直接受压。翻身时注意避免拖拽摩擦皮肤。
5、手术治疗:深达肌肉或骨头的四度褥疮需手术修复。皮瓣移植术能覆盖大面积缺损,肌皮瓣移植适用于深度溃疡。术前需控制感染并改善营养状态,术后仍需持续减压护理防止复发。
褥疮护理需结合高蛋白饮食促进愈合,每日补充1.2-1.5g/kg蛋白质,增加维生素C和锌摄入。适度活动改善血液循环,卧床者需被动关节运动。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便后及时清洗,选择无刺激的pH平衡沐浴露。监测血糖控制糖尿病,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创面渗液多时每日换药,干燥期可间隔2-3天更换敷料。观察周围皮肤有无浸渍,避免胶布直接粘贴脆弱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