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背后凸起的疙瘩可能由皮脂腺囊肿、淋巴结肿大、脂肪瘤、毛囊炎、瘢痕增生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热敷、抗生素治疗、手术切除等方式处理。
1、皮脂腺囊肿:
皮脂腺分泌受阻形成囊性肿物,质地柔软且边界清晰。避免挤压刺激,继发感染时需外用莫匹罗星软膏,顽固性囊肿需手术完整切除。
2、淋巴结肿大:
多与耳周炎症相关,可能伴随压痛或发热。急性期可口服头孢克洛,慢性肿大需排查结核等疾病。超声检查可明确淋巴结性质。
3、脂肪瘤:
皮下脂肪异常增生形成无痛性包块,生长缓慢。直径小于1厘米可观察,增大明显时选择脂肪抽吸术或外科切除术。
4、毛囊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导致红肿硬结,顶端可见脓头。局部涂抹夫西地酸乳膏,化脓后需消毒排脓,日常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5、瘢痕增生:
创伤愈合后纤维组织过度增殖形成硬结。早期注射曲安奈德软化瘢痕,顽固性增生可采用瘢痕切除术联合放射治疗。
日常避免抓挠刺激患处,饮食减少辛辣油腻食物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E促进皮肤修复。肿块持续增大、破溃渗液或伴随全身症状时需及时就医,超声或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功能,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