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蛾藤果实具有一定毒性,误食可能引起消化道不适或神经系统症状,需避免直接食用。
1、植物特性:
飞蛾藤为旋花科植物,其果实呈卵圆形,成熟时颜色鲜艳。该植物全株含有生物碱类物质,果实中浓度较高,可能对哺乳动物产生毒性作用。
2、毒性成分:
果实主要含莨菪烷类生物碱,这类物质可干扰乙酰胆碱的正常作用。摄入后可能抑制消化酶活性,影响神经递质传递,导致生理功能紊乱。
3、中毒表现:
误食后2小时内可能出现口腔灼烧感、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中重度中毒者可见瞳孔散大、心率加快等抗胆碱能症状,严重时出现定向力障碍。
4、急救处理:
立即清除口腔残留果实,用清水反复漱口。可饮用牛奶或蛋清保护胃黏膜,同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出现神经系统症状需立即送医洗胃。
5、预防措施:
庭院种植时应设置防护围栏,教育儿童识别有毒植物。野外活动时避免采摘陌生浆果,接触植物后及时洗手。
日常接触飞蛾藤植株时建议佩戴手套,修剪后及时清理落叶残果。误食后24小时内避免摄入油腻食物,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促进代谢。出现持续腹痛或视力模糊需急诊处理,就医时携带植物样本便于毒物鉴定。妥善处理庭院中的有毒植物残枝,避免混入堆肥或焚烧产生有毒烟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