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钙化可通过控制危险因素、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但难以完全根治。血管钙化通常由年龄增长、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病、高磷血症等原因引起。
1、控制危险因素:
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保持健康体重可延缓钙化进展。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空腹血糖维持在4.4-7.0mmol/L。
2、药物治疗:
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可稳定斑块,非诺贝特能调节血脂。维生素K2抑制剂华法林可能减缓钙盐沉积,需定期监测INR值。
3、饮食调节:
增加深海鱼、坚果摄入补充ω-3脂肪酸,每日蔬菜不低于500克。限制动物内脏、奶油等高磷食物,肾功能异常者需控制蛋白质摄入量。
4、运动干预:
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抗阻训练每周2次,重点锻炼大肌群,避免憋气动作。
5、手术治疗:
严重狭窄时可选择冠状动脉旋磨术或支架植入。终末期患者可能需进行血管旁路移植术,术后需长期抗凝治疗。
血管钙化患者需长期坚持低脂低盐饮食,每日补充800-1000mg钙质。建议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每周食用3次深海鱼类。规律进行有氧运动结合抗阻训练,避免久坐超过1小时。定期监测血压、血脂、肾功能等指标,每年进行血管超声评估钙化进展。出现胸闷、下肢疼痛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