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增加饮水、避免刺激、膀胱训练、中药调理等方式治疗。膀胱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尿路梗阻、免疫力低下、激素变化、不良卫生习惯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治疗:
细菌性膀胱炎需针对性使用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磷霉素。治疗周期通常为3-7天,需完成全程用药防止复发。反复感染者需进行尿培养确定致病菌。
2、增加饮水:
每日饮水量维持在2000-3000毫升可稀释尿液浓度,减少细菌在膀胱壁的附着。建议分次饮用温水,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增加膀胱负担。排尿频率保持在每2-3小时一次。
3、避免刺激:
减少摄入咖啡因、酒精、辛辣食物等膀胱刺激物。选择纯棉透气内裤,避免使用化学洗剂清洗会阴部。性交后及时排尿可降低细菌逆行感染风险。
4、膀胱训练:
非感染性膀胱炎可通过定时排尿训练改善症状。逐步延长排尿间隔至3-4小时,配合盆底肌锻炼增强膀胱控制力。记录排尿日记有助于发现诱因。
5、中药调理:
慢性膀胱炎可辅助使用八正散、五苓散等中药方剂。针灸选取关元、中极等穴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体质调理需辨证施治,湿热体质者需清热利湿。
膀胱炎患者日常需保持均衡饮食,增加冬瓜、薏仁等利尿食材摄入,限制高糖高盐食物。适度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增强免疫力。注意会阴部清洁,排便后从前向后擦拭。绝经期女性可局部使用雌激素软膏改善尿道黏膜萎缩。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发热、腰痛需及时就医排除肾盂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