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南 > 资讯详情

丙肝可通过接种疫苗、避免高危行为、规范医疗操作、加强血液制品管理、早期筛查等方式预防。丙肝通常由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共用注射器、医疗暴露等原因引起。

1、接种疫苗:

目前尚无针对丙型肝炎病毒的特异性疫苗上市。丙肝病毒高度变异性导致疫苗研发困难,但可通过接种甲肝、乙肝疫苗降低合并感染风险。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测抗体,接触暴露后72小时内可注射免疫球蛋白进行暴露后预防。

2、阻断传播途径:

避免共用剃须刀、牙刷等个人用品,纹身、穿孔等有创美容需选择正规机构。医务人员需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静脉吸毒者应参加针具交换项目,性行为中正确使用避孕套。

3、医疗操作防护:

医疗机构需落实器械消毒规范,血液透析患者实行分区管理。手术前必须进行丙肝抗体筛查,器官移植需开展供体核酸检测。牙科治疗中采用防回吸手机,内镜诊疗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

4、血液制品管理:

输血前需对献血者进行丙肝抗体和核酸检测,血浆蛋白制品实施病毒灭活工艺。凝血因子制剂需经过干热法处理,免疫球蛋白类制品应进行低pH孵放灭活。造血干细胞移植需开展供受体血清学匹配。

5、高危人群筛查:

1993年前接受过输血者、血液透析患者需定期检测。HIV感染者应每半年检查丙肝RNA,静脉药瘾者推荐每年筛查抗体。孕妇需在孕早期进行丙肝筛查,确诊感染者分娩后需评估新生儿感染状态。

日常饮食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选择清蒸鱼、鸡胸肉等易消化食物。适度进行太极拳、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肝区不适。保持规律作息,戒除酒精摄入,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与病毒载量。出现乏力、食欲下降等症状时及时就医,确诊患者可接受索磷布韦维帕他韦、格卡瑞韦哌仑他韦等抗病毒药物治疗。

上一篇:直肠黏膜内脱垂是什么病 下一篇:眼睛几度为高度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