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炎可通过保持卫生习惯、规范医疗操作、增强免疫力、避免高危行为、定期妇科检查等方式预防。
1、卫生习惯:
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碱性洗液破坏阴道菌群平衡。经期每2-3小时更换卫生巾,性生活前后双方需清洁生殖器。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避免穿紧身裤造成局部潮湿环境。
2、医疗规范:
宫腔操作后遵医嘱服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甲硝唑预防感染。人工流产等侵入性操作需在正规医院进行,术后禁止盆浴和性生活2周。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定期复查,出现异常出血及时就医。
3、免疫增强:
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保持BMI在18.5-23.9范围。补充维生素C、锌元素,每日摄入300g深色蔬菜。保证7-8小时睡眠,长期压力过大时可练习正念冥想调节。
4、风险规避:
避免多个性伴侣或无保护性行为,正确使用避孕套降低病原体传播风险。月经期禁止性生活,游泳选择消毒达标的泳池。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减少尿糖刺激生殖道黏膜。
5、定期筛查:
育龄女性每年进行妇科检查,包括白带常规和盆腔B超。既往有盆腔炎病史者每半年复查,出现下腹坠痛、异常阴道分泌物时需检测衣原体、淋球菌等病原体。绝经后女性出现出血需警惕内膜病变。
预防子宫内膜炎需建立长期健康管理意识,日常饮食可增加酸奶、纳豆等发酵食品摄入,经期避免生冷辛辣食物。适度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功能,久坐人群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出现持续发热、脓性分泌物等感染征象时需抗生素治疗,延误可能引发输卵管粘连或不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