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南 > 资讯详情

牙周炎刮治有哪些危害吗

发布时间:2025-04-13 05:30 相关企业:复禾医药

牙周炎刮治可能引发牙龈出血、牙齿敏感、暂时性松动、局部感染风险、咬合不适等短期危害。规范操作下长期风险较低,治疗获益远大于潜在危害。

1、牙龈出血:刮治过程中器械可能刺激牙龈组织导致毛细血管破裂,术后24小时内渗血属正常现象。使用无菌棉球压迫止血,避免反复吮吸或漱口。出血量较大时可局部应用止血海绵,多数患者3天内症状消失。

2、牙齿敏感:清除牙结石后牙根面暴露,冷热刺激传导增强引发短暂敏感。使用含氟脱敏牙膏配合软毛牙刷,避免进食过冷过热食物。临床常用氟化钠凝胶或树脂封闭剂进行专业脱敏处理,2-4周逐渐缓解。

3、暂时松动:重度牙周炎患牙因炎症消退后纤维组织重建,可能出现1-2度松动。限制患牙咀嚼负荷,配合牙周夹板固定。随着牙槽骨修复,6-8周后稳固度逐步恢复,需定期复查咬合情况。

4、感染风险:操作不当可能将牙石碎屑推入龈下引发局部感染。术前使用氯己定含漱液降低菌群负荷,术后口服阿莫西林或甲硝唑预防感染。出现肿胀化脓需及时切开引流,配合超声清创处理。

5、咬合不适:龈下刮治可能暂时改变牙齿受力点,引发咀嚼酸胀感。进行咬合纸测试调整早接触点,推荐流质饮食过渡。伴随颞下颌关节不适者可进行热敷,必要时采用咬合板分散应力。

牙周维护期建议每日使用牙线及间隙刷清洁牙缝,选择含茶树精油或聚维酮碘的漱口水抑制菌斑。增加维生素C和钙质摄入促进牙龈修复,避免吸烟及过硬食物。定期进行牙周探诊检查,每3-6个月接受专业洁治。出现持续疼痛或异常松动需拍摄牙片评估骨组织状况。

上一篇:糖尿病晚上不可以吃的水果 下一篇:肝硬化吃什么药好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