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是一种慢性气道疾病,主要特征为支气管壁结构破坏导致不可逆性扩张。该病可能由反复感染、遗传因素、免疫缺陷、吸入性损伤、纤毛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大量脓痰、反复咯血等症状。
1、感染因素:下呼吸道反复感染是常见诱因,结核分枝杆菌、百日咳杆菌等病原体可破坏支气管壁弹性纤维。治疗需针对性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同时配合体位引流促进排痰。
2、遗传缺陷:囊性纤维化等遗传病导致黏液清除障碍,黏液栓堵塞引发支气管扩张。基因检测可确诊,需长期使用黏液溶解剂如乙酰半胱氨酸,配合高频胸壁振荡治疗。
3、免疫异常:原发性免疫缺陷或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病可损伤气道防御功能。免疫球蛋白替代治疗对抗体缺乏者有效,生物制剂如利妥昔单抗可用于相关自身免疫病。
4、吸入损伤:长期接触有毒气体、胃酸反流或误吸可造成气道化学性损伤。避免暴露于刺激物,反流患者需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配合吞咽功能训练。
5、纤毛障碍: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导致黏液滞留,继发感染风险增高。确诊需电子显微镜检查,治疗包括长期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必要时行支气管镜灌洗。
日常需保持低糖高蛋白饮食,适当进行呼吸肌训练如腹式呼吸,寒冷季节注意佩戴口罩。痰量增多或咯血时应尽早就医,重度患者可考虑肺叶切除术或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定期肺功能监测和胸部影像学复查对评估病情进展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