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饮酒需根据个体健康状况谨慎评估。适量饮酒可能对心血管有一定益处,但过量或不当饮酒会加重慢性病、损伤肝脏、增加跌倒风险、干扰药物代谢、诱发认知功能障碍。
1、心血管影响:少量饮酒可能提升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但每日超过20克酒精会升高血压和房颤风险。冠心病患者应避免烈性酒,红酒每日不超过100毫升。
2、肝脏负担:老年人肝脏代谢能力下降,长期饮酒易导致脂肪肝进展为肝硬化。戒酒是防治关键,必要时需联合水飞蓟宾、双环醇等保肝药物。
3、跌倒骨折:酒精会延缓反应速度并影响平衡能力,骨质疏松老年人饮酒后髋部骨折风险增加3倍。建议睡前4小时内禁酒,居家铺设防滑垫。
4、药物相互作用:酒精会增强降糖药作用引发低血糖,与阿司匹林同服增加胃出血风险。服用华法林期间饮酒可能致INR值异常波动。
5、认知损害:长期饮酒加速脑萎缩,每日超过12克酒精会使阿尔茨海默病风险提升1.5倍。轻度认知障碍者应彻底戒断酒精饮品。
老年群体饮酒需严格控量,男性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优先选择低度酒并避免空腹饮用,同时加强钙质和维生素B1补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决定是否饮酒,定期监测肝功能与骨密度。餐后散步等适度运动可帮助酒精代谢,注意避免与镇静类药物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