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垢通常无法自行脱落,需要通过机械清洁、化学溶解、专业处理等方式清除。牙垢形成与口腔卫生不良、饮食习惯、唾液成分、牙齿排列、牙菌斑堆积等因素相关。
1、机械清洁:牙垢主要由矿化的牙菌斑构成,质地坚硬,日常刷牙难以完全清除。建议使用巴氏刷牙法,配合牙线清洁邻面,电动牙刷的高频震动可提升清洁效率。软毛牙刷与硬毛牙刷交替使用能兼顾牙龈保护和牙垢清除。
2、化学溶解:含焦磷酸盐的牙膏能抑制牙垢矿化,柠檬酸锌成分可软化早期牙垢。漱口水中的氯己定能减少牙菌斑黏附,但无法溶解已形成的牙垢。酸性物质可能损伤牙釉质,需控制使用频率。
3、专业处理:超声波洁牙通过高频震荡粉碎牙垢,喷砂洁治能清除色素沉积。牙周刮治适用于龈下牙石,抛光处理使牙面光滑延缓再沉积。建议每6-12个月进行专业洁治,避免牙垢引发牙龈炎。
4、饮食调节:高纤维食物如苹果、芹菜产生机械摩擦作用,乳制品中的酪蛋白抑制牙菌斑。减少精制糖摄入可降低细菌产酸,绿茶多酚抑制口腔细菌活性。咀嚼无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冲刷牙面。
5、唾液影响:唾液矿物质含量高者易形成牙垢,口干症患者牙垢堆积更快。咀嚼维生素C片增强唾液抗菌性,保持每日饮水2000ml稀释唾液浓度。唾液缓冲能力差者可定期使用含碳酸氢钠的漱口液。
控制牙垢需建立系统性口腔护理方案,每日早晚采用巴氏法刷牙3分钟,餐后使用牙线清理邻面间隙。每周用牙间刷清洁宽大牙缝,每月更换牙刷避免细菌滋生。长期饮用矿泉水者需增加洁牙频率,正畸患者应使用冲牙器辅助清洁。定期口腔检查能早期发现邻面牙垢,妊娠期激素变化需加强预防性洁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