瘙痒症可通过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剂、局部麻醉剂、中药制剂等方式治疗。瘙痒症通常由皮肤干燥、过敏反应、神经功能障碍、肝胆疾病、心理因素等原因引起。
1、抗组胺药: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等药物通过阻断组胺H1受体缓解过敏反应引起的瘙痒。这类药物适用于荨麻疹、湿疹等过敏性皮肤病,可能引起嗜睡、口干等副作用。
2、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曲安奈德、倍他米松等外用制剂能快速减轻炎症反应。适用于接触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等炎症性皮肤病,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皮肤萎缩。
3、免疫调节剂: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通过调节T细胞功能改善特应性皮炎。这类药物不含激素,适合面部等薄嫩部位,使用初期可能出现灼热感。
4、局部麻醉剂:利多卡因乳膏、普鲁卡因软膏通过阻断神经传导缓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适用于局限性瘙痒,需避免大面积使用防止全身吸收。
5、中药制剂:防风通圣丸、消风止痒颗粒具有祛风除湿功效,适合慢性荨麻疹。外用炉甘石洗剂可收敛止痒,但皮肤破损时禁用。
日常护理需保持皮肤湿润,使用含尿素、神经酰胺的润肤霜。避免搔抓、热水烫洗等刺激,穿着纯棉透气衣物。饮食宜清淡,限制辛辣海鲜,适量补充维生素A、E。适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温水浴后及时涂抹保湿剂。症状持续加重或伴皮损渗液需皮肤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