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毛囊炎可通过局部消毒、抗生素软膏、口服药物、物理治疗、手术引流等方式治疗。该病通常由细菌感染、毛发内生、局部摩擦、免疫力下降、糖尿病等因素引起。
1、局部消毒:每日用碘伏或氯己定溶液清洗患处,保持外阴干燥清洁。穿透气棉质内裤减少摩擦刺激,避免使用碱性沐浴露破坏皮肤屏障。局部红肿明显时可冷敷缓解疼痛。
2、抗生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可直接涂抹于脓疱处。用药前需清洁双手,薄涂覆盖炎症区域,每日2-3次持续至红肿消退。避免混合使用其他外用制剂。
3、口服药物:头孢氨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多西环素适用于多发或顽固性感染。伴有发热或淋巴结肿大时需连服7-10天,用药期间禁酒并观察过敏反应。糖尿病患者需同步控制血糖。
4、物理治疗:红外线照射可促进炎症吸收,每次15分钟每日1次。已形成脓肿但未破溃者可采用超短波治疗,通过热效应加速脓液液化。治疗期间需暂停使用金属饰品或药膏。
5、手术引流:脓肿直径超过1cm或波动感明显时需切开排脓,术后放置橡皮条引流。疖肿融合成痈者需十字切口清除坏死组织,配合脉冲冲洗和凡士林纱布填塞。术后48小时需复查伤口。
日常需增加新鲜果蔬摄入补充维生素A、C,适度运动增强体质。避免久坐压迫会阴部,经期勤换卫生巾。反复发作患者建议筛查血糖和免疫功能,游泳后及时冲洗并更换泳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