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症状包括发热或体温不稳、喂养困难、嗜睡或易激惹、前囟膨隆、惊厥发作。该病需立即就医治疗,延误可能导致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
1、体温异常:新生儿可能出现发热或体温过低,与成人不同,体温调节中枢未发育完善导致异常反应。感染灶释放的炎症介质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部分患儿伴随手脚冰凉、皮肤花纹等末梢循环不良表现。
2、进食障碍:表现为拒奶、吸吮无力或频繁吐奶,与颅内压增高引起的呕吐中枢兴奋有关。典型特征是每次喂养量减少50%以上,可能伴随体重增长停滞,需与生理性溢乳鉴别。
3、意识改变:早期呈现嗜睡状态,刺激后短暂清醒;后期发展为昏迷或异常哭闹。脑膜刺激征在新生儿期常不典型,但可观察到颈部肌肉紧张度增高,肢体出现不自主震颤。
4、颅压增高:前囟门饱满或膨出是最具特征性的表现,多在病程24-48小时后出现。触摸时可感觉明显张力增高,严重者可见头皮静脉怒张,伴随头围异常增大超过生长曲线标准。
5、惊厥发作:多为局灶性阵挛或微小型发作,表现为眼球震颤、眨眼或口角抽动。强直-阵挛发作在新生儿期较少见,发作后常出现肌张力低下和呼吸暂停现象。
新生儿出现上述症状需立即进行腰椎穿刺确诊,治疗期间维持适宜环境温度,采用少量多次的喂养方式。康复期定期进行神经行为评估,开展水疗和抚触等促进神经发育的干预措施,哺乳期母亲需保证优质蛋白和DHA摄入以支持脑组织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