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胃炎可通过铝碳酸镁、替普瑞酮、瑞巴派特等药物治疗,通常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胆汁反流、长期非甾体抗炎药使用、自身免疫损伤、胃黏膜退行性变等因素有关。
1、抑酸护胃药:铝碳酸镁可中和胃酸并形成保护膜,适合反酸烧心症状明显者。H2受体阻滞剂如法莫替丁能减少胃酸分泌,但需注意长期使用可能影响钙吸收。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适用于胃黏膜糜烂较重的情况。
2、黏膜修复剂:替普瑞酮通过增加黏液分泌促进黏膜修复,对胃黏膜萎缩有改善作用。瑞巴派特能增强胃黏膜屏障功能,建议餐后服用以延长药物停留时间。此类药物需连续使用8-12周才能评估疗效。
3、促动力药物:多潘立酮可加速胃排空,减少胆汁对胃黏膜的刺激。莫沙必利通过5-HT4受体发挥作用,更适合伴有腹胀的患者。使用期间需监测心电图QT间期变化。
4、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克拉霉素联合阿莫西林和铋剂的四联疗法是根除方案。治疗前应进行药敏试验,避免耐药菌株产生。完成疗程后需复查碳13呼气试验确认根除效果。
5、维生素补充:维生素B12注射适用于内因子缺乏导致的恶性贫血。叶酸与维生素E联合补充有助于改善胃黏膜代谢。定期监测血清维生素水平可指导补充剂量调整。
日常饮食选择易消化的蒸煮类食物,如山药粥、南瓜羹等,避免腌制食品和酒精刺激。餐后适度散步有助于改善胃动力,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消瘦黑便时应及时胃镜复查,胃黏膜肠化生患者需每1-2年随访监测病变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