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低热、皮疹等反应。这些反应通常属于免疫系统正常应答,可通过观察护理、物理降温、补充水分等方式缓解。
1、局部红肿:接种部位可能出现轻微红肿、疼痛或硬结,这与疫苗刺激局部组织有关。建议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抓挠,48小时内可冷敷缓解肿胀。症状多在2-3天内自行消退。
2、低热反应:约5%-15%的接种者会出现38℃以下的低热,通常发生在接种后6-12小时。可采用温水擦浴、减少衣物等物理降温方式,适当增加饮水量。体温超过38.5℃或持续超过48小时需就医。
3、短暂皮疹:5%的儿童可能出现类似麻疹的稀疏皮疹,多分布于躯干部位。这种非传染性皮疹与疫苗病毒复制相关,无需特殊处理,保持皮肤清洁即可,2-3天可自行消失。
4、胃肠道症状:少数接种者可能出现食欲减退、轻微腹泻。建议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避免油腻饮食。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脱水表现需医疗干预。
5、过敏反应:极少数人可能发生荨麻疹或面部水肿等过敏表现。这与疫苗中的明胶或新霉素成分有关,需立即就医处理。既往有疫苗过敏史者接种前应告知
接种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观察期间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保持充足睡眠有助于免疫应答,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等严重反应需及时至急诊科就诊。哺乳期女性接种不影响母乳喂养,但应密切监测婴儿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