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癣可能由真菌感染、皮肤屏障受损、湿热环境、免疫力低下、接触传染源等因素引起,可通过抗真菌治疗、皮肤护理、环境调节、免疫增强、预防传播等方式干预。
1、红斑脱屑:皮肤表面出现环形或地图状红斑,边缘隆起伴细小鳞屑,中央区域可能呈现正常肤色。真菌直接破坏角质层导致脱屑,需每日涂抹联苯苄唑乳膏、特比萘芬软膏等抗真菌药物,保持患处干燥清洁。
2、剧烈瘙痒:真菌代谢产物刺激神经末梢引发瘙痒,搔抓后可能出现渗出或结痂。避免使用碱性沐浴露,冷敷可暂时缓解症状,口服氯雷他定辅助止痒,合并细菌感染时需加用莫匹罗星软膏。
3、色素沉着:慢性反复发作的阴癣愈后可能遗留褐色斑块,与炎症后黑色素沉积有关。急性期规范治疗可减少色素沉着风险,后期可外用氢醌乳膏改善,需严格防晒避免加重色沉。
4、继发感染:皮肤破损后易继发细菌感染,表现为脓疱、疼痛和蜂窝织炎。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感染有关,通常需口服头孢氨苄或阿奇霉素,严重者需静脉输注抗生素。
5、复发倾向:糖尿病、长期用激素者易反复发作,表现为原部位反复出现皮损。控制血糖、停用免疫抑制剂是关键,每周一次酮康唑洗剂冲洗患处可降低复发率,内衣需煮沸消毒。
患者宜穿着纯棉透气内衣,避免共用毛巾浴具,饮食减少高糖食物摄入。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洗澡后及时擦干腹股沟等皱褶部位,症状持续两周以上需皮肤科真菌镜检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