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可通过饮用温牛奶、调整饮食习惯、服用抑酸药物、热敷腹部、就医检查等方式缓解。胃痛通常由胃酸刺激、饮食不当、胃溃疡、胃炎、胃痉挛等原因引起。
1、温牛奶:牛奶中的蛋白质能暂时中和胃酸,形成保护膜缓解胃黏膜刺激。选择全脂牛奶效果更佳,饮用时温度控制在40℃左右,避免空腹饮用加重消化负担。乳糖不耐受者需改用无乳糖牛奶或酸奶替代。
2、饮食调整:避免辛辣、油腻、过酸食物刺激胃黏膜。选择小米粥、南瓜羹等易消化食物,采用少食多餐方式。胃痛发作期间暂停咖啡、浓茶、酒精等刺激性饮品摄入。
3、药物干预:胃酸过多引发疼痛可短期使用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胃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硫糖铝可形成物理屏障。胃痉挛疼痛可考虑解痉药物山莨菪碱。
4、物理缓解:用40℃热水袋热敷上腹部15-20分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配合顺时针按摩腹部,力度需轻柔。保持坐姿或半卧位减轻胃部压力。
5、病理排查:持续疼痛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食管反流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夜间痛醒、进食后加重等症状。胃镜检查和C13呼气试验可明确病因,严重胃溃疡需进行内镜下止血或黏膜切除术。
胃痛期间建议选择低脂高蛋白饮食,如蒸蛋羹、龙须面等易消化食物,每日分5-6次进食。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胃部震荡,可进行缓慢散步促进胃肠蠕动。长期反复发作需完善胃功能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后可通过腹式呼吸训练调节自主神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