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治疗可通过骨钉辅助牙齿移动、增强支抗、调整咬合关系、改善面部轮廓、缩短治疗周期等方式提升效果。使用骨钉通常由牙齿移动阻力大、支抗需求高、骨骼发育异常、治疗目标复杂、传统装置效果有限等原因引起。
1、增强支抗控制:骨钉能提供绝对支抗,避免传统装置导致的支抗丧失问题。牙齿移动需要对抗反作用力,骨钉植入颌骨后形成稳定锚定点,适用于需要大量内收前牙或推磨牙向后的病例。
2、复杂牙齿移动:严重拥挤或埋伏牙病例中,骨钉可产生精准矫治力。牙齿移动路径受阻时,通过骨钉施加垂直向或水平向牵引力,实现传统托槽难以完成的三维控制。
3、骨骼改建需求:骨性错颌畸形患者需要颌骨位置调整。骨钉配合牵引装置可促进颌骨适应性改建,改善骨性II类或III类错颌,避免单纯牙齿代偿造成的稳定性问题。
4、缩短治疗时间:骨钉能实现整体牙移动而非倾斜移动。直接骨支抗减少分步治疗环节,对于开合、深覆合等复杂病例可缩短疗程3-6个月。
5、特殊病例处理:露龈笑或面部不对称需骨钉辅助。通过骨钉悬挂弹性装置调整肌肉动力平衡,改善牙龈暴露量超过3mm的微笑线异常。
正畸治疗期间需保持口腔卫生,使用冲牙器清洁骨钉周围,避免食用过硬食物造成松动。定期复诊检查骨钉稳定性,出现明显松动或炎症时需及时处理。配合医生进行橡皮筋牵引,按医嘱调整加力周期。治疗结束后需佩戴保持器巩固疗效,防止牙齿复发移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