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可能由遗传因素、过敏原暴露、呼吸道感染、空气污染、运动诱发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环境控制、药物控制、免疫治疗、呼吸训练、急性发作管理等方式治疗。
家族中有哮喘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显著增高,特定基因如ADAM33、ORMDL3等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这类患者需注重环境过敏原筛查,建议定期进行肺功能监测,避免吸烟等危险因素。
尘螨、花粉、宠物皮屑等过敏原可刺激IgE介导的炎症反应。建议使用防螨床罩、空气净化器,对猫狗皮屑过敏者需避免接触。症状明显时可进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明确致敏原。
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等感染会破坏气道上皮屏障。儿童期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是重要诱因,建议接种流感疫苗,感染后及时使用布地奈德等吸入激素控制炎症。
PM2.5、二氧化氮等污染物会加剧气道炎症。可能与氧化应激损伤气道上皮有关,通常表现为咳嗽加重、夜间憋醒。雾霾天应减少外出,必要时佩戴N95口罩。
剧烈运动导致过度换气可能引发支气管痉挛,通常表现为运动后喘息、胸闷。运动前可预吸沙丁胺醇,选择游泳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寒冷干燥环境下锻炼。
哮喘患者需长期坚持个体化治疗方案,日常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富含omega-3的三文鱼,避免食用含亚硫酸盐的加工食品。推荐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瑜伽,配合腹式呼吸训练。居家环境保持湿度50%左右,每3个月更换空调滤网,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如沙丁胺醇吸入剂。症状控制不佳或急性发作时血氧饱和度低于92%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