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半宝宝误食电池需立即就医处理,电池可能造成消化道腐蚀、穿孔等严重损伤。误食纽扣电池风险最高,其电流释放会加速组织坏死。
电池中的电解液会泄漏强碱性物质,导致食道或胃黏膜化学性烧伤。腐蚀可能发生在误食后2小时内,表现为拒食、流涎、呕吐带血丝。需通过胃镜评估损伤程度,禁用催吐避免二次伤害。
纽扣电池接触湿润黏膜时会产生外源性电流,局部组织发生电解反应。这种电热损伤比化学腐蚀更快,6小时即可穿透食管壁。X线检查需确认电池位置,卡在食道时需2小时内取出。
锂电池含锰、汞等重金属,破损后吸收可能损伤肝肾。血液检查需监测转氨酶及肌酐水平,螯合剂如二巯丙醇可用于解毒治疗。中毒症状包括黄疸、少尿,多在误食24小时后出现。
直径大于2cm的电池可能滞留在幽门或回盲部,引发肠梗阻。表现为腹胀、排便停止,腹部平片显示电池位置固定超过24小时需手术取出。肠穿孔时需紧急行肠切除吻合术。
化学烧伤愈合过程中可能形成瘢痕性狭窄,多在误食后2-3周出现吞咽困难。需定期进行食管造影随访,严重者需球囊扩张或食管重建手术。狭窄发生率可达30%。
发现误食后应立即禁食并送急诊,途中保持孩子直立位。预防需将电子产品存放在儿童无法触及处,选购带电池仓锁的玩具。日常加强看护,避免给幼儿玩可拆卸小物件。定期检查玩具电池盖是否松动,建议使用螺丝固定的电池仓设计。误食事件后需进行至少4周的医学观察,监测迟发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