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隐窝炎可通过肛门指诊、肛门镜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等方式确诊。
1、肛门指诊:
医生戴手套涂抹润滑剂后,将食指伸入肛门触摸隐窝区域。炎症表现为局部压痛、硬结或波动感,可能触及肿大肛乳头。该方法简便直观,能初步判断病变范围和性质。
2、肛门镜检查:
使用锥形肛门镜撑开肛管,直接观察隐窝黏膜状态。急性期可见隐窝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慢性期可能发现隐窝加深、肉芽增生或瘘管开口。检查时需配合排便动作使隐窝充分暴露。
3、实验室检查:
采集肛周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明确致病菌种类。血常规检查可发现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增高提示急性炎症。粪便潜血试验排除伴随出血情况。
4、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能显示隐窝脓肿范围及深度,MRI可清晰呈现瘘管走行与周围组织关系。CT扫描适用于复杂病例,帮助鉴别克罗恩病等特异性感染。影像学对制定手术方案具有指导价值。
5、病理活检:
对长期不愈的溃疡或增生组织取样,通过病理检查排除结核、肿瘤等疾病。镜下可见隐窝上皮坏死脱落、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慢性病例伴有纤维组织增生和腺体结构破坏。
确诊后需保持肛门清洁,每日温水坐浴2次,避免辛辣刺激饮食。急性期建议卧床休息,选择高纤维食物如燕麦、芹菜促进排便通畅。慢性反复发作者可进行提肛运动增强盆底肌力,必要时考虑肛隐窝切开引流术或肛乳头切除术等外科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