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重症肝炎可通过人工肝支持治疗、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治疗、并发症管理、肝移植等方式治疗。急性重症肝炎通常由病毒感染、药物中毒、自身免疫异常、代谢紊乱、缺血缺氧等原因引起。
1、人工肝支持:
血浆置换和血液灌流是常用的人工肝支持手段,能暂时替代肝脏解毒功能。通过清除血液中的胆红素、内毒素等有害物质,为肝细胞再生争取时间。治疗需在重症监护条件下进行,需配合凝血功能监测。
2、抗病毒治疗:
针对乙肝病毒感染者需使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核苷类似物。丙型肝炎可联合索磷布韦与达拉他韦。抗病毒治疗需持续至病毒载量转阴,同时监测肾功能和肌酸激酶水平。
3、免疫调节:
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适用于自身免疫性肝炎或严重炎症反应。治疗期间需预防消化道出血和感染。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可中和自身抗体,调节Th1/Th2细胞平衡。
4、并发症管理:
肝性脑病需限制蛋白摄入并使用乳果糖导泻。腹水患者需补充白蛋白联合利尿剂。凝血功能障碍需静脉补充维生素K和新鲜冰冻血浆。感染性并发症需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
5、肝移植评估:
符合King's College标准或Clichy标准的患者需紧急肝移植评估。手术方式包括经典原位移植和活体肝移植。术后需长期服用他克莫司等免疫抑制剂预防排斥反应。
急性期需严格卧床休息,恢复期逐步增加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饮食采用高碳水、适量蛋白、低脂配方,优先选择支链氨基酸丰富的乳清蛋白。每日监测体重和腹围变化,避免高钠食物。心理支持需关注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家属应参与护理培训。定期复查肝功能、凝血象及腹部超声,警惕门静脉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