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麦粒肿可通过热敷、抗生素治疗、局部清洁、避免挤压、手术引流等方式治疗。儿童麦粒肿通常由细菌感染、睑板腺阻塞、免疫力低下、用眼卫生不良、揉眼习惯等原因引起。
1、热敷缓解:
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麦粒肿成熟和排脓。每日用40℃左右温水浸湿干净毛巾,敷于患处10-15分钟,每日3-4次。热敷时注意温度避免烫伤,婴幼儿需家长协助操作。
2、抗生素治疗:
细菌感染是主要病因,可选用红霉素眼膏、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等抗生素药物。药物需遵医嘱使用,避免自行延长疗程。若伴随发热或淋巴结肿大,可能需要口服头孢克洛、阿莫西林等全身抗生素。
3、局部清洁:
保持眼睑清洁能减少细菌滋生。使用生理盐水或专用眼部清洁棉片,从内眼角向外轻轻擦拭睑缘。避免使用含酒精或香料的清洁产品,清洁后及时擦干周围皮肤。
4、避免挤压:
麦粒肿未成熟时挤压可能导致感染扩散。教育儿童不要揉搓患眼,睡觉时避免压迫患侧。若出现黄色脓头,需等待其自然破溃,破溃后继续用抗生素药物预防继发感染。
5、手术引流:
对于持续2周未消退或反复发作的麦粒肿,需考虑睑板腺囊肿刮除术或麦粒肿切开引流术。手术在局麻下进行,创口约2-3天愈合,术后需继续使用抗生素眼膏预防感染。
日常需注意儿童手部清洁,勤剪指甲减少细菌残留;饮食中增加维生素A胡萝卜、菠菜和维生素C柑橘、猕猴桃摄入以增强免疫力;避免长时间用眼疲劳,每20分钟远眺休息。若麦粒肿反复发作或伴随视力模糊、剧烈疼痛,应及时就诊排查是否存在睑缘炎或全身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