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头疼痛可通过局部护理、抗感染药物、激素调节药物、止痛药物、中药调理等方式治疗。乳头疼痛通常由哺乳损伤、真菌感染、激素波动、衣物摩擦、乳腺疾病等原因引起。
1、哺乳损伤:
哺乳期女性乳头皲裂疼痛常见,需保持清洁干燥,哺乳后涂抹羊毛脂软膏或红霉素软膏促进愈合。避免使用肥皂过度清洁,哺乳时调整婴儿衔乳姿势。
2、真菌感染:
白色念珠菌感染可能导致乳头灼痛伴白膜,局部涂抹克霉唑乳膏、咪康唑乳膏等抗真菌药物。需同步治疗婴儿口腔鹅口疮,消毒哺乳内衣及乳垫。
3、激素波动:
经前期或围绝经期雌激素水平变化可引发乳头敏感,短期使用黄体酮软膏缓解症状。穿着无钢圈内衣减少压迫,避免摄入咖啡因加重不适。
4、衣物摩擦:
运动时衣物反复摩擦可能导致乳头炎性疼痛,运动前涂抹凡士林保护,选择透气速干面料运动内衣。已出现破损时可短期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感染。
5、乳腺疾病:
乳头疼痛可能与乳腺导管扩张症、佩吉特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单侧乳头糜烂、血性溢液等症状。需乳腺超声检查明确诊断,细菌性乳腺炎可口服头孢氨苄、阿莫西林等抗生素。
日常需选择纯棉透气内衣避免刺激,经期前后减少高盐饮食以缓解水肿性疼痛。持续性疼痛超过两周或伴随肿块、溢液需乳腺专科就诊,哺乳期用药需遵医嘱。适当补充维生素B6调节泌乳素水平,冷敷可缓解急性炎症期灼热感。